2019年6月5日12点06分,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黄海海域执行我国首次海上发射基础试验及海洋飞行试验,成功完成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首秀”!钛金科技紧固件伴着长征十一号从海上冲入苍穹。
下面请随小编一同来了解一下关于海上发射的那些事儿!
在哪儿发射
长征十一号的首次海上发射选择在中国黄海海域(北纬34°附近)进行,目前我国有四大航天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和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这些航天发射场各有优势,形成了沿海和内陆相结合、高低纬度相结合、射向范围相结合的格局。
为什么在海上发射
海上发射平台可以在海上进行大范围的移动,理想的发射地点是靠近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区域。如果运载火箭在赤道附近发射,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球自转速度,节省火箭推进剂的消耗量,从而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这就意味着,同等起飞规模的运载火箭在赤道附近发射,就可以具有更高的运载能力,从而降低单位质量有效载荷的发射成本。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海上探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倾角卫星可以实现对某一地区的高频次重访,有利于数据的获取。如果火箭从赤道附近发射,可以避免卫星轨道倾角变化所导致的能量消耗问题,既能提高火箭执行该类任务的运载能力,也可以有效提高卫星的在轨寿命。
对内陆发射火箭而言,落区安全是发射任务设计中的重要因素。首先,落区的选择会影响火箭的运载能力,而海上发射对火箭的发射轨道设计更加方便。其次,在陆地发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火箭助推器、一级和整流罩等分离体的实际落区进行人口疏散,确保不发生安全问题,而对于海上发射而言,由于海面远离人口稠密地区,火箭落区可选择的范围很大。
发射用的是什么火箭
此次海上发射我们选用了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火箭被命名为“CZ-11WEY”号。长征十一号火箭是我国新型四级固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满足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应急情况下微小卫星发射需求。
作为我国新一代固体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具有发射灵活、响应迅速等特点,它结构简单、测试流程快捷方便,固体燃料在运送到发射平台之前就能完成燃料添加和封装,满足海上发射的要求。
发射的是什么卫星
此次海上发射以一箭多星的方式发射多颗卫星。
此次发射的捕风一号A、B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将实现小卫星编队探测海面风场的突破,可提高全天候海面风场探测能力,提升我国台风监测和气象精准预报能力。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两颗天象小卫星,是我国首个基于Ka频段星间链路的双星组网小卫星系统。陶行知教育一号卫星暨天启三号卫星,装有空间拍照相机和物联网通信载荷。此外,潇湘一号04星由天仪研究院研制,吉林一号高分03A卫星由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研制。
此次发射的捕风一号A、B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将实现小卫星编队探测海面风场的突破,可提高全天候海面风场探测能力,提升我国台风监测和气象精准预报能力。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两颗天象小卫星,是我国首个基于Ka频段星间链路的双星组网小卫星系统。陶行知教育一号卫星暨天启三号卫星,装有空间拍照相机和物联网通信载荷。此外,潇湘一号04星由天仪研究院研制,吉林一号高分03A卫星由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研制。
钛金科技将继续秉承“以国为重,为国分忧”的理念,以型号需求为牵引,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